一、接頭構成高壓膠管的扣壓式接頭主要由接頭芯子、螺母和外套三部分組成。接頭芯子:接頭芯子的性能受多個因素影響,包括芯桿的長度、結構形狀、壁厚及所用材質。在密封性和防止拔脫方面,芯桿的長度通常越長越好,但若長度過長則可能導致材料浪費和制造成本上升。為了避免在扣壓過程中芯子端部的堆膠現象,通常設計時會將
一、接頭構成
高壓膠管的扣壓式接頭主要由接頭芯子、螺母和外套三部分組成。
接頭芯子:接頭芯子的性能受多個因素影響,包括芯桿的長度、結構形狀、壁厚及所用材質。
在密封性和防止拔脫方面,芯桿的長度通常越長越好,但若長度過長則可能導致材料浪費和制造成本上升。
為了避免在扣壓過程中芯子端部的堆膠現象,通常設計時會將其長度設定為比外套略長。
二、芯桿部結構形狀
芯桿的結構形狀多種多樣,其中最常見的設計有R槽和鋸齒形槽。這些結構能夠增大摩擦面,從而為橡膠流動提供足夠的容膠空間。
目前,在鋼絲編織管中普遍使用R槽,而在高壓纏繞管中則通常采用鋸齒形槽。
三、材質選擇
接頭芯子一般采用20#、35#、45#碳素結構鋼,以抵御扣壓過程中芯子內孔變形帶來的液體阻力增大。芯子壁厚的選取很重要,通常在1.5-3.5mm之間,通徑較大的情況下應選擇較大的值。芯子外圓直徑與膠管內孔之間的過盈量不應過大,以免損傷內膠并造成裝配困難。而芯子內孔過小則會導致液體阻力增加,造成壓力損失。
由于芯子外圓直徑受到設計限制,而膠管尺寸變化較大,因此,優化扣壓量是滿足接頭總成性能最小通過量要求的關鍵。
四、接頭外套
接頭外套的內孔尺寸應適度大于增強層的尺寸,否則將難以安裝,甚至可能導致增強層完全松散。一般建議間隙控制在1-1.5mm之間。
外套內部的槽形設計對接頭質量有直接影響。目前常見的槽形包括直孔無槽式、鋸齒槽式以及環形與鋸齒槽組合式。棉線纖維編織膠管因工作壓力較低且拔脫力小,通常采用無槽結構。相較而言,鋼絲編織膠管在扣壓時容易出現增強層彎曲變形,因此常使用鋸齒形槽。
對于鋼絲纏繞管,由于層數較多,增強層的單邊厚度可以達到最大3.6mm。在扣壓過程中,為了使增強層形成波浪形變形并嵌入槽內,通常采用環形和鋸齒形槽組合,這種設計比單獨的鋸齒槽寬2/3,具有更強的抗拔脫能力。